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》,依托“天府科技云”营造众创共享科普新生态,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,2025年6月13日下午,由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“2025年酒城科普大咖说(学术沙龙)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专题科普活动”在泸州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举行。

活动以“构建新时代科普大格局 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”为主题,邀请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志愿服务队、智能机器人科普基地的两位老师作专题学术讲座。泸州市有关部门、驻泸高校、区县科协、市级院士(专家)工作站、泸州市智能机器人科普基地等共240余人参与讲座。

科普队的印度籍博士夏尔玛老师作《量子力学》报告;科普基地负责人李刚老师作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专题解读。
此次学术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,激起了参会人员的强烈反响。参会人员表示,此次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前沿科学知识,深入全面学习了《新科普法》,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识,理解科普工作的新时代价值、内容与意义,受益匪浅。


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志愿服务队、智能机器人科普基地34名师生聆听了讲座。大学生志愿者侯鑫悦表示,“‘科普大咖说’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,是一场知识的盛宴,信息量巨大,令人大开眼界。《科普法》的解析,让我感触最深。它明确了科普是全社会的责任,这为我们志愿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论指导。作为一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,参与科技进校园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十分有意义。我希望能把《科普法》的精神和对科普内容、形式的新思考,带回我的科普团队,运用到接下来的科技下乡和进校园活动中,努力让科学知识传播得更准、更深、更远”。

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(2024年12月施行)是我国科普事业的里程碑式进展,确立了“科普与科创同等重要”的战略地位,回应了时代需求,强化了科学治理。新法以法治力量激活科普生态,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。
学习新《科普法》是科普基地与志愿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石。多年来,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志愿服务队、科普基地在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,开展科普研究。未来,团队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,扩大社会协同与资源支持,规范科普内容与责任,共同构建社会化科普新生态,持续服务于民,服务青少年全面发展,提升全民科学素养。